竹笙味道清淡,但配以海鮮,味道也不錯。
竹笙百花卷
1) 打好蝦膠,用鹽及胡椒粉調味
2) 將蝦膠釀入已浸軟的竹笙
竹笙莧菜卷
1) 莧菜用油鹽水灼一下
2) 放涼後釀入已浸軟的竹笙
將竹笙百花卷及竹笙莧菜卷排好,隔水蒸4分鐘,用雞湯、鹽、生粉煮獻汁,淋在竹笙卷上,再放上海膽醬即成
2010年7月31日星期六
2010年7月28日星期三
消暑冬瓜湯
還記得小時候每逄夏天,家中總常常有夜香花的湯水。原來,夜香花很有益,具清肝明目去翳之效。煮冬瓜湯時不妨也放一點。
1) 用雞殼、薑片2片、金華火腿2片、蓮子加水先煲2小時
2) 再加入冬瓜粒、夜香花、瑤柱煲半小時,加蝦仁煲數分鐘,調味即可
1) 用雞殼、薑片2片、金華火腿2片、蓮子加水先煲2小時
2) 再加入冬瓜粒、夜香花、瑤柱煲半小時,加蝦仁煲數分鐘,調味即可
2010年7月25日星期日
皮耳第那薄餅
吃馬沙拉雞,也可以試一下配一種意式脆餅。
1) 將麵粉100克、欖油20毫升、發粉1克、鹽2克及溫水40毫升,搓成麵團
2) 放在雪櫃30分鐘
3) 將麵團分開4 份,用棍幹成薄片
4) 在平底鍋煎3分鐘左右即可
1) 將麵粉100克、欖油20毫升、發粉1克、鹽2克及溫水40毫升,搓成麵團
2) 放在雪櫃30分鐘
3) 將麵團分開4 份,用棍幹成薄片
4) 在平底鍋煎3分鐘左右即可
2010年7月22日星期四
印式薄餅
吃馬沙拉雞,怎麼可以沒有印式薄餅(Naan)?
1) 將低筋粉250克、發粉(半茶匙)、梳打粉(少許)、乾酵母(2克)、乳酪(50克)、牛奶(50克)、鹽、糖、欖油少許、蛋半隻拌勻,搓成麵團
2) 灑少許欖油在盆中,放入麵團,蓋好保鮮紙,讓麵團發酵30分鐘
3) 將麵團分開4份,搓圓及再等30分鐘
4) 用棍幹麵團成薄餅狀
5) 在平底鍋煎3分鐘左右即可
2010年7月19日星期一
馬沙拉雞
天氣炎熱,不太想吃飯,來個印式馬沙拉雞配薄餅(Naan)也不錯。香料的選擇可隨喜好加減。
1) 以1杯乳酪、茴香粉(3茶匙 ) 、檸檬汁(1.5湯匙)、肉桂粉(1.5茶匙 )、胡荽粉、黑椒及鹽少許、薑3片醃雞件(約700克)約1-2小時
2) 燒熱鍋,加少許油煎醃好雞件,煎好取出備用
3) 燒熱鍋,加少許油炒香蒜泥(1粒切細)、辣椒(份量隨喜好),加入茴香粉(3茶匙 )及茄汁(3湯匙 ),再加入50毫升椰汁煮5分鐘,加入雞件再煮10分鐘即成
1) 以1杯乳酪、茴香粉(3茶匙 ) 、檸檬汁(1.5湯匙)、肉桂粉(1.5茶匙 )、胡荽粉、黑椒及鹽少許、薑3片醃雞件(約700克)約1-2小時
2) 燒熱鍋,加少許油煎醃好雞件,煎好取出備用
3) 燒熱鍋,加少許油炒香蒜泥(1粒切細)、辣椒(份量隨喜好),加入茴香粉(3茶匙 )及茄汁(3湯匙 ),再加入50毫升椰汁煮5分鐘,加入雞件再煮10分鐘即成
2010年7月16日星期五
2010年7月13日星期二
自家製意大利餃(Ravioli)
雪櫃中尚有半盒Ricotta,就用來做意大利餃。
餃皮: 高筋粉(85克)、橄欖油(15克)和熱水(50毫升)混合搓揉至平滑麵團,把麵團擀成薄片狀。或用現成雲吞皮亦可。
包餃:
把餡放在麵皮上,拉起麵皮覆蓋好,按壓好間隔處,切開即可。
煮餃:
用熱水慢火煮熟,再伴入番茄醬汁(用橄欖油爆香乾蔥、蒜蓉,再加入蕃茄、羅勒、雞湯或水煮至蕃茄煮爛)即可。
因為餡料軟軟滑滑,將這款餃煎來吃,外脆內滑也很不錯。
2010年7月10日星期六
2010年7月7日星期三
洋蔥碎切法
除了浸水、冰凍以外,其實縮短切洋蔥的時間也可以減少洋蔥對眼睛的刺激。因此,在這裡想跟大家分享一個切洋蔥碎很快的方法。
先將洋蔥橫切一半去衣(留下頭尾)

再直切一半 (1/4個洋蔥)
再順紋從洋蔥一端一刀一刀直切至另一端,每一刀都要跟頭或尾留點距離,每一刀之間越近越好
用指骨壓開洋蔥成扇狀,再刀一刀向頭或尾橫切,即切成洋蔥碎
先將洋蔥橫切一半去衣(留下頭尾)
再直切一半 (1/4個洋蔥)
再順紋從洋蔥一端一刀一刀直切至另一端,每一刀都要跟頭或尾留點距離,每一刀之間越近越好
用指骨壓開洋蔥成扇狀,再刀一刀向頭或尾橫切,即切成洋蔥碎
2010年7月4日星期日
牛奶布丁
牛奶布丁的做法很簡單,如果想要求高一點,可以用自己覺得最香滑的牛奶,或考慮用娟姍牛奶(Jerseys)、更賽牛奶(Guernseys), 瑞士黃牛奶(Swiss Brown) 或荷蘭牛奶(Holsteins)弄個豪華版牛奶布丁。
1) 200毫升牛奶加20克沙糖在鍋中以慢火加熱,糖溶化後熄火
2) 在一小碟中加1-2匙熱水到4克魚膠粉,拌勻至膠狀 (或用以冷水浸軟的魚膠片代替)
3) 將(2)加到(1),攪拌至魚膠完成溶化
4) 再加入100毫升忌廉及少許雲厘拿油
5) 將混合物注入模中,放在雪櫃一晚
溫馨提示: 脫模時,先將布丁連模稍浸暖水半分鐘,再用小碟蓋著模的開口,反轉以後輕輕上下搖動,感覺到布丁有些"咕嚕"聲,代表已經脫膜,可輕輕嘗試拿起布丁模; 若沒有咕嚕"聲,可再重複浸暖水的步驟,再嘗試脫膜。成功了一次以後,就很容易掌握。
1) 200毫升牛奶加20克沙糖在鍋中以慢火加熱,糖溶化後熄火
2) 在一小碟中加1-2匙熱水到4克魚膠粉,拌勻至膠狀 (或用以冷水浸軟的魚膠片代替)
3) 將(2)加到(1),攪拌至魚膠完成溶化
4) 再加入100毫升忌廉及少許雲厘拿油
5) 將混合物注入模中,放在雪櫃一晚
溫馨提示: 脫模時,先將布丁連模稍浸暖水半分鐘,再用小碟蓋著模的開口,反轉以後輕輕上下搖動,感覺到布丁有些"咕嚕"聲,代表已經脫膜,可輕輕嘗試拿起布丁模; 若沒有咕嚕"聲,可再重複浸暖水的步驟,再嘗試脫膜。成功了一次以後,就很容易掌握。
2010年7月1日星期四
牛肝菌醬燴意粉
最近見到有種牛肝菌醬,試過味道真的很棒。數星期前逛City Super,見到貨架上有乾的牛肝菌,雖然是雲南出品,質素和香氣可能及不上歐洲的,但是價錢平一半以上,所以很想試一下用這種牛肝菌煮醬燴意粉的效果。
1) 10克牛肝菌先沖洗一下,再泡暖水(盡量用小一點水)半小時,牛肝菌擠乾水份再切細,擠出的水份及浸牛肝菌的水留下備用
2) 用少許橄欖油炒香蒜片(1粒蒜頭切片),取出蒜片,再加洋蔥(約1/4個)略炒,然後加入牛肝菌炒香,贊白酒,待酒精揮發,加少許鹽及黑椒(記著在這時調味),再加入牛油(3茶匙),加雞湯(水亦可以)及浸牛肝菌水(共80毫升),慢火煮10分鐘
3) 熄火,加入忌廉(50毫升)、鹽及黑椒調味,拌勻再放到攪拌機打成醬。
4) 用一大鍋水加鹽煮意粉,瀝乾水份
5) 將醬放回鍋中,加入意粉炒勻即可
牛肝菌醬也可用作拌烤肉; 若加入羊肚菌香氣更濃。這次煮的牛肝菌醬味道也不錯,雖沒有現成的方便,但若然大家買到上乘的牛肝菌,相信香氣更濃郁,值得自己動手試試。
1) 10克牛肝菌先沖洗一下,再泡暖水(盡量用小一點水)半小時,牛肝菌擠乾水份再切細,擠出的水份及浸牛肝菌的水留下備用
2) 用少許橄欖油炒香蒜片(1粒蒜頭切片),取出蒜片,再加洋蔥(約1/4個)略炒,然後加入牛肝菌炒香,贊白酒,待酒精揮發,加少許鹽及黑椒(記著在這時調味),再加入牛油(3茶匙),加雞湯(水亦可以)及浸牛肝菌水(共80毫升),慢火煮10分鐘
3) 熄火,加入忌廉(50毫升)、鹽及黑椒調味,拌勻再放到攪拌機打成醬。
4) 用一大鍋水加鹽煮意粉,瀝乾水份
5) 將醬放回鍋中,加入意粉炒勻即可
牛肝菌醬也可用作拌烤肉; 若加入羊肚菌香氣更濃。這次煮的牛肝菌醬味道也不錯,雖沒有現成的方便,但若然大家買到上乘的牛肝菌,相信香氣更濃郁,值得自己動手試試。
訂閱:
文章 (Atom)